在大连梭鱼湾球场的晚风里,24 岁的刘祝润正用灵动的突破和精准的跑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足球故事。这位从上海海港租借至大连英博的边路快马,在 2025 赛季迎来职业生涯爆发期 —— 不仅以 3 球 2 助攻刷新个人单赛季数据,更历史性入选国足,成为继武磊、韦世豪之后又一位闪耀中超的 “崇明系” 球员。而在他的成长轨迹中,两位前辈的身影始终如灯塔般指引方向。
一、武磊言传身教:跑位与射门的教科书
“磊哥(武磊)的跑位和射门都是国内顶级的,我在他身边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刘祝润在接受《足球报》专访时坦言。2021 年进入海港一线队后,他亲眼见证了武磊从西甲回归后的职业态度:每天加练射门、研究对手防线漏洞、甚至细致到与边后卫沟通套边时机。这种 “细节控” 的训练方式深深烙印在刘祝润心中。
在海港梯队时,刘祝润更多依靠速度生吃对手,但武磊教会他 “用脑子踢球”。2023 年亚冠小组赛对阵横滨水手,武磊在训练中特意为他拆解如何通过交叉跑位制造空间:“你看,当奥斯卡拿球时,我从右路斜线插入禁区,既能吸引中卫,又能为后插上的队友创造空档。” 这番指导让刘祝润醍醐灌顶,逐渐将速度优势转化为战术价值。如今在大连英博的 3-4-3 体系中,他频繁通过内切射门(本赛季 3 球全部来自禁区弧顶区域),正是武磊技术理念的延伸。
JJB竞技宝官网二、韦世豪绝杀记忆:少年时代的热血启蒙
2017 年 4 月 7 日,上海海港主场对阵山东泰山的中超联赛,替补登场的韦世豪用一记技惊四座的弧线球绝杀旧主。当时年仅 16 岁的刘祝润作为梯队成员在场边捡球,亲眼目睹了这一震撼瞬间:“豪哥(韦世豪)替补上场就进球,那种爆发力和自信心太帅了!”。这个画面成为他足球生涯的重要记忆锚点。
韦世豪的 “大心脏” 特质对刘祝润影响深远。2025 年 5 月 1 日大连英博对阵云南玉昆的比赛中,刘祝润在第 78 分钟连过三人爆射破门,帮助球队 3-2 逆转取胜。赛后他透露:“进球前我想起豪哥的绝杀,告诉自己要像他那样果断。” 这种心理暗示贯穿了他整个赛季 —— 无论是面对老东家海港时的冷静推射,还是入选国足后的稳定发挥,都能看到韦世豪式的 “敢打敢拼” 基因在流淌。
三、破茧成蝶:从 “崇明岛新星” 到国足新势力
2025 年 6 月,当刘祝润身披国家队战袍出现在重庆奥体中心时,距离他首次入选国足选拔队已过去三年。这段蜕变之路充满荆棘:2022 年东亚杯因伤退场的遗憾、2023 年在海港枯坐冷板凳的迷茫,直到 2024 年租借大连英博才迎来转机。
大连主帅李国旭的战术设计成为关键。他将刘祝润放在影锋位置,避开其身体对抗弱的短板,同时赋予边路突破权限。这种 “量身定制” 的打法让刘祝润如鱼得水:对阵亚泰时连续两场贡献 2 球 1 助,获评全场最佳;面对浙江队时用节奏变化戏耍童磊,赛后被球迷称为 “卡拉斯科附体”。更重要的是,大连球迷的热情让他找到了归属感:“他们喊我‘刘主任’,这种亲切感让我更想为这座城市而战。”
四、未来期许:安徽足球与中国足球的双向奔赴
尽管在大连表现出色,刘祝润始终心系家乡。“希望安徽能有一支顶级联赛球队,这样每年能多回几次家。” 他在采访中多次表达对家乡足球的期待。这种情怀源于启蒙教练的影响 —— 当年正是安徽籍教练张宏根的严格训练,让他在上海青训体系中脱颖而出。
展望中国足球的未来,刘祝润将武磊、韦世豪视为标杆:“磊哥在西甲的坚持,豪哥在关键战的担当,都是我们这代球员的榜样。” 他特别提到 2025 年世预赛国足补招经历:“虽然没上场,但感受到了大赛氛围。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在国家队扛起进攻大旗。”
从武磊的技术传承,到韦世豪的精神激励,刘祝润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足球代际传承的缩影。当他在梭鱼湾球场与球迷共同庆祝胜利时,那些关于跑位、绝杀、成长的故事,正化作中国足球向上的力量。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时区,重要的是永远保持奔跑的姿态。” 这种姿态,或许就是武磊和韦世豪留给年轻一代最珍贵的礼物。
发表评论